金沙(首页)娱场城官网(中国)·官方入口

OD分析新路径,云天励飞为深圳巴士集团提供全新“交通大脑”
2021-12-30
share to :

深圳巴士集团是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领军企业,自1975年创立至今,创下了许多“第一”:全国最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公交企业之一;国际公交联盟(UITP)巴士委员会中国第一个执行委员;国内第一批使用新能源公交的企业……


近期,深圳巴士集团又创下了一个“第一”:全国第一个使用“头肩颈识别”算法实现精准OD分析的企业。为深圳巴士集团提供这项技术的,正是云天励飞。


技术“退一步”,安全“进一步”


“OD”的“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OD分析即交通起止点交通量分析。


OD数据包括乘客起止点分布、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这些数据是公交线网优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评价的基础支撑。


但过去,公交OD数据一直无法得到有效采集和应用。


最早期OD数据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比如1986年北京通过家访对个人出行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出发地、出发时间、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交通工具等。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但可采集的数据量有限,而且效率也较低。


随着科技进步,行业内出现了借助公交卡刷卡数据、手机信令等方式分析OD量的方法。这些方式提升了公交OD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效率,但在精准度上仍难以保证。


比如,深圳大部分公交只有上车需要刷卡,如果仅通过刷卡数据,难以获取完整的OD数据;使用手机信令,还需要判别用户轨迹与公交线路的相似度指数,结合公交发车间隔等特征,才能最终分析得到OD数据,这种方式较为复杂,中间的判别环节一旦出现偏差,最终结果的精确度就难以保障。


一直以来,公交OD数据分析都是一项难题。但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僵局。


实际上,业内已有基于人脸识别实现公交OD分析的尝试,但这样的方式却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准确性难以保证。由于公交车空间狭小,摄像机难以抓拍到完整且清晰的人脸图像,基于这些残缺或模糊的人脸图像进行OD分析,准确性会大打折扣。


二是极大损害乘客的乘车体验。人脸识别技术并不是OD分析的“必选项”,如果将乘客的人脸数据用于二次分析,而不是仅用于必要的安全保障,不仅乘客会有“被冒犯”的感受,乘客个人的信息安全也会受到挑战。


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云天励飞与巴士集团共同探索,在业内率先尝试基于头肩颈识别的OD分析。


虽然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采用头肩颈识别似乎是一种“倒退”;但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头肩颈识别技术的难度更大,能将头肩颈识别技术与公交OD分析结合并达到较高精度,更是难上加难。


首先,前端设备需要根据乘客头肩颈特征的不同,对每位乘客作区分;其次,需要通过跨镜追踪(ReID)技术,对上下车门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是否为同一乘客,再融合车辆运营数据,确定车次、站点、线路的客流量数据,最终实现精准的OD分析。


虽然基于头肩颈识别技术实现公交OD分析,是一条“曲折”的路径,但却可以达到两全其美:通过头肩颈识别无法确认具体乘客身份,不属于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乘客的个人隐私数据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出行体验得到保障;同时巴士集团能够获取到精准的OD数据,从而优化运营线路、提升服务质量。


从2020年开始,云天励飞与深圳巴士集团合作,先后在5000+各类车型的公交车上安装了OD分析系统,不仅实现了技术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精度的基于头肩颈识别的OD分析,并且实现了该技术在超大城市的规模化应用。


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


上线OD分析系统后,巴士集团可以通过后台观察各线路、区域的客流和车辆运行情况,这些数据为深圳公交车辆的线网优化、站点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让公交运营的方式从“经验驱动”转为“数据驱动”。


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发车频次和配车情况上。


如果系统检测到高峰时段某线路班次连续满载,运营人员可以考虑缩小发车频次,并配置大车。


如果检测到载客率偏低,则可考虑延长发车频次,并改配小车,减少运营成本。而过去,发车间隔和车型的调整,都主要依靠人工“感觉”作判断,调整的效果也难以量化评估。


除了OD分析系统外,云天励飞还为巴士集团提供了实时在线仿真系统,可对调整的方案进行动态评估,并同步反馈到调度系统,实时观察优化效果。


在OD分析与在线仿真系统“双管齐下”的作用下,目前深圳巴士集团在大站快车和区间快线的优化上已有显著效果。


大站快车开行的目的在于加快乘客出行效率,提高车辆周转速度。以深圳某大站快车运营线路为例,上线系统后,停靠站点减少近15%,乘客通勤时间减少近20%,优化效果比过去依靠人工处理大幅提升。


区间车是指在整条线路的部分路段运行的车辆,开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流。应用系统后,深圳某线路区间车的每公里营收超越正线,达到正线的约1.5倍,同时区间线路的周转速度也得到大幅提升。


2020年,深圳市发布《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指导意见》,未来算法与平台服务、芯片、传感器、高精度地图将更广泛地参与到深圳的交通出行服务。


云天励飞为深圳巴士集团打造的“端到端”智慧交通系统,进一步夯实了深圳巴士集团的数字底座,为优化市民出行服务体验、构建城市交通大脑做出贡献。


1.jpg


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活动终审结果,深圳巴士集团组织申报的《基于创新驱动的公交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实践》荣获最高奖项——优秀案例,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公交企业。


深圳特区报对此事进行专版报道,报道中提到:深圳巴士集团联合云天励飞等公司携手创新智慧交通产业,首推了一批创新项目。


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


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目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今年11月,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深圳巴士集团作为全球首个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的公交企业,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了“深圳经验”。


虽然全面使用电动车后,一年大约能减少32000吨碳排放量,但使用电依然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如果能够从提升公交运营效率入手,电动车的耗能还能进一步下降。


经过实践,应用了云天励飞打造的智慧交通系统后,整体公交调度效率大幅提升。


按照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笔交易成功的碳交易价格52.78元/吨计算,预计未来该系统还能帮助深圳巴士集团在碳排放方面创造经济价值近百万元。


这不仅是“AI+双碳”的一次成功试验,也是未来能够推广全国的经验。


未来,云天励飞将继续与深圳巴士集团携手,探索更多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为深圳巴士集团数字化、深圳交通智慧化作出更多努力,让市民能够拥有更愉悦的出行体验。


深圳总部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0栋B座14-15楼、33楼
青岛分部
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纬一路1号国际创新园D2座2601室
成都分部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临港路一段32号成都东航中心T2栋808室
上海分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川和路55弄人工智能岛21栋301室
南京分部
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创智大厦A座301室
XML 地图